水泥大氣污染排放標準將至 企業承受成本上升壓力
發布日期:2013/04/26
出處:數字水泥網

   昨日,環保部科技標準司處長張化天在中國國際水泥峰會上表示,《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》、《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污染控制標準》、以及相關的技術規范已經完成了全國征求意見,并已通過初步審議,將在行政審批后盡快發布。然而業內人士也對此表示擔憂,因為新標準的制定將加大企業的環境治理投入,從而提高企業生產成本。

   據悉,全國水泥行業年排放氮氧化物約200萬噸,占全國氮氧化物排放量約10%,位列我國氮氧化物排放的第三大源頭,已被列為“十二五”氮氧化物減排的重點領域。目前,我國水泥工業氮氧化物排放水平大致在880毫克左右,新標準的征求意見稿中,現有生產線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降低到450毫克,新建線低于320毫克。
   張化天表示,下一步水泥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,除了自身生產工藝的改進升級、清潔生產的應用,對于末端的治理、以及相關技術、設備和服務的要求也將被日益提上議事日程。
   然而,水泥行業的氮氧化物減排并非易事。數字水泥網副總裁陳柏林認為,這主要是因為,對企業來說,減少氮氧化物排放僅僅是一項減排任務,沒有節能效益,只有成本增長。
   “氮氧化物減排設備至少需要幾百萬元的投入,此外還有運營投入,這對企業而言,都是不愿意接受的。”陳柏林說。
據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,我國現有水泥生產線的達標改造成本約170億元,若按年產20億噸水泥計算,全國水泥工業環保設施運行成本將達近400億元。
   中國建材執行董事、副總裁崔星太告訴證券時報記者,“新標準的公布肯定對企業有比較大的影響,如果將現有標準降到300-400毫克每立方米的話,會給每噸水泥成本增加20元左右。”
   據了解,目前,國內每噸水泥的生產成本為180元-250元,排放標準修訂后,加上水泥脫硝設備投入,每噸水泥成本將增加20元-40元。
   然而,業內人士認為,新標準對水泥行業雖然是很大的挑戰,但同樣也蘊藏著機遇,并對水泥行業起著調整作用。一方面會促進行業技術升級,提升產業效率;另一方面也會對現有產業格局產生一定影響。隨著落后產能的淘汰,行業集中度將得到提升。
   “我們認為,目前水泥行業的整體價格和實際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,希望水泥價格有所提升,提升以后企業有錢賺,會更好的盡環保責任。”中國建材副總裁崔星太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