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劉明:今年水泥需求將適度增長
發布日期:2014/05/21
出處:水泥商情網

    近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處長劉明在2014年中國國際水泥峰會上發言指出,2014年,中國經濟中高速發展,對水泥需求將會保持適度增長。

    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為7.5%左右,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工作,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擴大內需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。水泥工業作為基礎原材料產業,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關聯度高,聯系緊密。

    劉明認為,目前我國經濟已進入到調整經濟結構、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,水泥產業應該在嚴控新增產能、加速落后水泥產能盡快淘汰、加快兼并重組、推進節能減排、科技引領創新等方面做好發展的文章,以此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。2014年水泥產業發展有如下重點:

    嚴控新增產能。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《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》的精神,整個行業形成共識,把遏制新增產能和重復建設作為化解產能過剩的重點。水泥企業應主動調整發展戰略,嚴控產能,遏制新上項目。水泥行業要結合“絲綢之路經濟帶”和“海上絲綢之路”戰略,積極拓展對外發展空間,要尋求外國市場投資機會,努力推進中國水泥企業走向國際化。

    加速落后水泥產能淘汰。由于多種原因,立窯等落后產能目前尚未完全淘汰。2013年年底,全國水泥熟料產能18.6億噸,其中,應淘汰的落后產能9000萬噸,約占4.8%。按照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(2011年修正本)》的要求,所有立窯等落后產能都必須在2012年年底徹底淘汰。

    加快兼并重組。根據《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》,水泥企業應抓住這個契機,突破所有制限制,發展混合經濟,積極探索和創新突破不同所有制企業間的兼并重組;要打破區域界限,實行企業之間跨地區兼并重組;積極探索大企業集團之間的合作模式,實行相互參股及區域間的產能置換,進一步提升水泥產業集中度。

    推進節能減排。2014年中國單位GDP能耗目標下降為3.9%以上,這對水泥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大企業應該發揮表率作用,扎扎實實抓好節能減排工作。這是貫徹十八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,也是水泥行業應盡的社會責任。

    科技引領創新。技術創新是推動行業結構調整的動力,是應對產能過剩的重要手段。企業和行業的創新能力包含了創新技術、創新產品、創新服務、創新思維、創新管理。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還是要靠企業創新能力。

    劉明認為,從下一步水泥產業發展情況看,環保要求日益嚴格、產品質量標準進一步提升,將極大地推動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矛盾化解工作。環保標準方面,根據環保部新出臺的環保標準,水泥氮氧化物排放標準將由800毫克/立方米大幅下調至400毫克/立方米,這一規定自2015年7月1日起全面實施。現有水泥生產線約40%需進行脫硝改造,這將會倒逼一批落后產能淘汰。產品質量標準方面,有關部門正在制修訂水泥、混凝土產品標準和相關設計規范,推廣使用高標號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,預計近期將取消32.5復合水泥標準。新標準的出臺,將在提升水泥及相關產品質量,減少水泥使用總量,改善市場供需結構,以消費升級促產業升級,促使一批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落后企業退出市場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。